第一百二十二章:布衣之圣,溘然长逝?-《大秦:开局成为墨家钜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,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,要在平淡中溘然长逝了。

    墨子的眼睛半闭,仿佛已经看透了一切,低着头,声音沉闷。

    “鬼谷老儿,若有机会,帮我看一看那太平盛世。”

    墨子步履蹒跚的向山下走去,这位扛起了天下正义与爱心大旗的长剑哲人如今也是风烛残年了。

    不久后,身在临淄的江寒接到了他最不愿接到的一封信件,将学宫建造之事交给了秦海,带着十几骑墨家骑士匆匆赶到了云梦山。

    云梦山的栈道关隘,对于江寒来说是轻车熟路。

    日过正午,他就进了最后一道关隘,来到了山谷前那块熟悉的平坦山地,耸立在半山腰的小竹楼已经遥遥可见。

    突然,他觉得有些不对,揉揉眼睛细看,竹屋前竟然结满了隐隐约约的白花,山道两旁,也插满了白花。

    江寒一阵目眩头晕,惊得心头狂跳,莫非墨子大师……他不及细想,踉踉跄跄腾云驾雾般飞奔向竹屋,突然又愣怔地钉在了当地,眼睛直直地瞪着――

    那间熟悉的竹屋门口,拥出了一队身裹麻衣的墨家弟子,悠扬哀伤的乐声在山谷飘荡着。

    当先一幅白布大幛横展开三丈有余――我师不朽。

    漆黑的大字让人心惊肉跳。两队身穿白衣头戴白花的少年女弟子,臂挎花篮,不断将篮中的白色花瓣撒向空中。

    中间一队精壮弟子,抬着一张白布苫盖的巨大的木榻,相里勤、邓陵子、公孙羽和苦获四位统领两前两后护卫着木榻,数十名墨家乐手排成一个方队,跟随着木榻,吹奏着低沉肃穆的哀乐。

    最后是数百人的大队,每人头上顶着一捆砍削光洁的木柴,随着哀乐的节拍,踏着整齐沉重的步伐……

    江寒沉默了下来,面露哀色的加入了队伍中,墨子的离去,会让他面临的局势变得更加艰难。

    “老师!弟子来晚了。”庖丁终于哭喊一声,跪在了木榻前。

    两名少年弟子跑过来扶起了庖丁,跟着送葬队伍缓缓地走上了云梦山东面最高的山峰。

    这是一片高高的山坳,绿树葱茏,山花盛开。顶着薪柴的弟子们绕着中间的草地转了三圈,整齐有序地架起了一座方方的木山。

    秦海和班昱留守在墨家的东西总院,八大统领弟子来了六个,在木榻的两侧站定,奋力托起了木榻。

    十多名骨干弟子迅速将十多条粗大的麻绳结在木榻四边的圆孔上。

    大绳伸展,墨家弟子们井然有序地分成十几队,每队一绳,木榻稳稳地悬在了空中。

    少年弟子们绕木榻一周,将花束围满了白布遮盖的老师。

    “我师登山!”

    相里勤一声号子,所有大绳倏忽间同时伸展,山花包裹的巨大木榻稳稳地高高地升起,又稳稳地轻轻地落在了木山正中。

    “列队――为我师送行!”邓陵子哭声嘶喊,墨家弟子八百多人绕木山缓行一周,将木山围在了中央。

    苦获走到始终跪在地上沉默不语的江寒面前:“江师弟,你是老师生前亲授书剑的钜子,也是老师最钟爱的学生,师弟,请为老师点燃归天的圣火吧……”

    江寒默默站起,走到火坛前,双手颤抖着执起粗大的油松木伸向火坛,轰然一声,火把腾起了一团火焰。

    江寒双手将火把高高地举过头顶,肃穆地向高高的木山走去,短短几步,他竟觉万里迢迢。

    一把圣火,这位影响了华夏数千年的哲人就要永远地离去了。

    一腔痛楚,两行清泪从他的眼角滑落……

    相里勤穆庄严地高诵:“恭送我师!”

    烈火熊熊燃起,墨家弟子挽手相连,绕着火山踏步高歌。

    墨家弟子们没有哭嚎,没有跪拜,肃穆挽手,踏歌声声,群山回荡着久远的声音。

    墨子这位生于乱世,亡于乱世的布衣之圣,将会万古永生……

    那日晚上,墨家六大统领弟子再次召开了最重要的尚同会议。

    一番微妙的磋商,决由钜子江寒暂时执掌墨家东西两院,墨辩与神杀剑士,分别由相里勤、邓陵子和公孙羽执掌。

    几番思忖,江寒终究是没有在这个时候和他们撕破脸皮。

    会商结束后,他收拾了墨子竹楼中零散的竹简帛书,匆匆出山,踏上了返回临淄的路途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