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道醫同源-《凡仙逆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哦。”于是葉楓傻兮兮的在主座山坐了下來。

    看來清旎還是很護著葉楓的,不想他在人前丟人,那么估摸著晚上在清旎房間里面跪搓衣板的流程是少不了的了。

    而藍蘭真的不敢相信,現在這頭蠢得跟豬一樣的男人,居然和剛剛斬殺了10萬第九維度第八階的怪物的強者,他媽的是同一個人。

    而任小瑾為了避免現場尷尬的氛圍,于是問葉楓剛剛蚩月玲身下的太極圖是怎么回事,還有清旎剛剛說的“太極陰陽道術引導中醫之術”又是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于是葉楓解釋道:“其實中醫在很久之前叫做巫醫,在各種記載中,上古時代都是人神共存的時代,所以就出現了一個叫做巫的職業,他們的主要責任就是溝通天神,后來隨著神權的地位上升,巫的地位也在上升,慢慢地求雨占卜等等活動都歸納到巫的責任范疇。人們開始依賴天神,那是神嘴鼎盛的時期,所以人一旦生病都會去祈求天神的幫助,后來在一番祈禱下,病人的病情也慢慢好轉,于是最早的中醫便出現了,不過那個時候不叫中醫,而叫祝由術。隨著千百年來的不斷經驗累積,中醫由祝由術開始變得越來越系統化,直到形成了《黃帝內經》一書,而這本書也成為了巫醫和中醫之間的分水嶺。《黃帝內經》出現后,原本雜亂的巫醫體系變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,這個時候,中醫正式出現,而春秋時候的扁鵲更是將中醫推向了頂峰,到了東漢末年,中醫體系日趨完善。中醫不僅歷史悠久,而且體系健全,它是不斷的實踐和經驗總結得出來的結論。

    “《黃帝內經》則是源自黃帝與廣成子對話,廣成子則也是道家元老,所以說中醫也是源自《易經》。可以這樣說,道教與中醫同根同源,都是《易經》所載規律的應用。只是道教方向是養生,中醫方向是治病,而他們都依托于同樣的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基礎。

    “所以中醫起于易,隱于道,顯于醫。在中醫發展史上涌現出很多的醫藥學家,比如藥王孫思邈、葛公葛洪、神醫華佗、山中宰相陶弘景,醫圣張仲景藥圣李時珍,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道家的人物。這是因為中醫的發展和道家的思想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,一直有十道九醫,道醫同源的說法。

    “道教氣學說認為氣是自然界萬物的物質本源。在黃帝內經中氣的含義更是多達25種以上。除此之外,陰陽學說也是道教養生和中醫理論的基礎。陰陽學說源于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。中醫的四診八綱,首中陰陽,臟腑、經絡,病機、辯證,無不以陰陽為統率。總之道教和中醫在創立和發展過程中具有某種同源性的關系,兩者都吸納了先秦諸子的哲學思想,特別是易學思想和先秦的道家思想。古代巫術,秦漢神仙方士的實踐活動,都曾為中醫和道教的發展提供肥沃的土壤,為日后兩者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聯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