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景舍参见王上。” 听得景舍参见的报号,楚肃王竟霍然坐起,将两个打扇侍女吓得尖叫一声丢了大扇。 楚肃王生气地呵斥道:“蠢货!下去!” 两个侍女一叩头连忙碎步疾行去了,楚肃王破例地向景舍招手,呵呵笑着拍拍木榻道:“上卿,过来,这里坐。” 景舍走过去坐在了楚肃王旁边,纵是这木榻长大,景舍离楚肃王还有两三尺距离,也立即感到了一股热烘烘的汗味儿弥漫扑来,若非心中兴奋紧张,还真难以忍受。 “王上,魏国送来请柬,魏候请您去参加他的称王大典!” “什么?魏击称王?那个老匹夫也配?呸!” 楚肃王愕然,烦躁不安地站了起来,以往除了周王就是他楚王,以后再多一个魏王,让他如何能心安。 “我大楚国,因称王之事,尚被中原视为蛮夷,那魏国一个手下败将,分明比楚国还差老远!也敢称王?本王如何能服!不去!打死都不去!” 楚王说魏国是手下败将倒也没说错,近年来,魏国与楚国打了三次,前两次因为吴起领兵,楚国胜了,最后一次因为魏国主力都在灵丘,楚国也胜了。 “王上若是不去,就给了魏国寻衅伐我的机会!” 景舍低着头,声音不急不缓:“臣已得报,魏国大将裴英的三万武卒已到淮泗!” 楚肃王怔了怔,看向他。 “自吴子入楚以来,我大楚变法图强,国势日大,魏侯坐卧不安,早就寻思谋我了,眼下他是万事俱备,就差一个借口,此番会盟,王上不可不去呀!” “你是说,魏击会盟,意在伐我?”楚肃王显然不相信。 “这两个月来,魏侯借口护驾逢泽,频调兵马,在平丘、户牖(you)、首垣一线大幅增兵,各城邑都在征召工匠,赶制攻城器械!魏国细作更是频频混入我境,绘制我方军防图,其意不言自明!” 楚肃王鼻孔里轻轻哼出一声。 景舍欲言又止,一阵更长、更难熬的沉默,他目光期待。 如今最好的办法,就是楚王去参加会盟,那矛头都会指向魏国,楚国也不会成了出头鸟,魏国就是众矢之的。 谁知楚肃王面露不屑,大袖一挥:“列国公侯若去朝王,就让他们去朝好了,本王才不会去见一个手下败将,他魏击能奈我何?” 楚肃王忽地站起,未与景舍作别,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。 望着楚肃王渐去渐远的背影,景舍目光错愕,只能幽幽一叹。 …… 洛阳城外的邙山深处,一辆六骏王辇隆隆前行,守候在两旁的俱是红旗林立斧钺生辉的魏国铁甲骑士。 白发苍苍的周安王为了保全周室,终究是不敢拒绝魏击的“请求”,踏上了前往逢泽的路途,若是说以前他还只是王冠失色,从魏击称王的那一刻起,就是王冠掉落了。 周安王看向窗外,脸色黯淡了下来。 在洛阳东北百里,地势陡然平坦,自临晋关咆哮而下的河水流至此处,十分力道也自软了八分。 河岸也变宽两倍,远远望去,就像一连串带状的湖泊,在这条带状湖泊里,奔腾的河水一下子宁静下来,形成一个天然渡口,人们称它为孟津。 据周史记载,公元前1044年暮春,周武王姬发率众东出函谷,在距孟津不远的一个高坡上设坛祭天,大会八百诸侯,誓师伐纣。 誓师过后,周人就从此处渡过河水,两年后在牧野大败纣王,攻下朝歌,打出了大周天下。 七百年前,先武王大会诸侯于孟津,誓师伐纣,方才打下大周的江山。 七百年后,十三诸侯相会于逢泽,堪称百年盛会,却是他要亲手埋葬大周的基业。 “王上,过了孟津,明日便能到逢泽了。”大司马凑到车窗边,压低声音说道。 周安王点了点头,放下了窗帘,那双苍老的手,无力的垂下。 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