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八章:王权旁落-《大秦:开局成为墨家钜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路盲误入丛林没什么,被黑熊逼到树上狼狈不堪也没什么,但只有一样,他作为相士的职业道德是绝不容污蔑的,这就是唐举十岁学《易》以来,一直坚守的骄傲。

    的确,这个时代的士人是极为傲娇的,不仅仅是自幼的贵族教育熏陶,毕竟光是在中原,就有大大小小十多个诸侯,数十上百位卿大夫封君可以让他们从容选择效忠对象。

    一言不合,不见用于君上?除非是对着泰一神发了毒誓,世代效忠的家臣。

    那些自由身的士人则大可以唱着歌鼓着瑟高高兴兴离开,反正此处不留爷,自有留爷处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在春秋萌芽,到了战国时达到顶峰,所以战国君主经常被墨翟、孟子等名士当面骂得跟二孙子一样,还得腆着脸好酒好肉伺候着。

    名士在战国时的地位,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。

    唐举拍完桌子后,冷哼一声,跑到门口穿上鞋履便要离开。

    魏武侯也意识到刚才那句话十分失礼,连履都顾不得穿,踩着足衣连忙追到门外去向他赔罪,盛情挽留。

    唐举心中去意已决,却不敢太过得罪魏武侯,整理了一下头上歪掉的冠,重新回到了席间,等他离开时,已经到了深夜。

    魏武侯脸色微沉,唐举虽然对着东皇泰一所立下了誓言,却还是知道了诸子面相的秘密,他清楚,死人,永远是最能保守秘密的。

    他对着门外喊了一声:“来人。”

    一个黑衣暗卫走了进来,单膝跪地:“君上。”

    魏武侯眼中闪烁着寒光:“跟上唐举,让他永远闭嘴。”

    暗卫拱了拱手,退出了房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逢泽的旷野上,江寒牵着一匹马,抬头看着月明星稀,吐出了一口酒气,一转身,却见到背着行囊的唐举站在身侧,朝他微微行礼。

    “唐举再次谢过江先生救命之恩,就此别过,不知何日还能相会。”

    江寒笑着将手中的缰绳递给了唐举。

    “先生为何这么急着离开?”

    唐举苦笑了一声:“房屋要崩塌时,里边的老鼠还知道避难,何况是我呢,我若是再不走,魏氏的死士恐怕就要来找我谈心喽,轻则软禁终身,重则一杯毒酒,抛尸于荒山野岭。”

    江寒眨了眨眼,继续说道:“先生想多了吧,何至于此?”

    之前那个狼狈搞笑的路盲相士,如今却开启了智能模式,一副看透了沧桑人事的样子。

    他仰天笑道:“哈哈哈,先生以为,那介子推在晋文公富贵后,为何要躲避于山林,重耳又何必借着报恩的由头非要把他烧死?”

    “野中有两句俗话,跨过了河流,桥梁就会被拆掉;越是有用处的梓材,就越是会被砍伐。先生备下良马,不是早就猜到我要离开了吗?”

    江寒欣赏的看着唐举,这个大神棍,趋利避害倒是有一手。

    那先生要去哪里?盘缠可够,我这里还有一点帛币,聊表心意……”

    说着,江寒把一个装满了帛币的钱袋扔给了唐举。

    唐举摸了摸身上,的确没带多少硬通货,他脸色一红,接过之后说:“先生可曾听说过周天子的守藏室之官老聃,他是陈国苦县人,阅尽周室典籍,学富五车,通晓古今天人之变。”

    江寒点了点头,那不就是写了道德经的老子嘛。

    唐举眼中闪烁着精光:“有传闻说他在武关留下了洋洋洒洒五千言,便继续骑着青牛,往秦国以西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啧啧,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,贤载大隐,可惜唐举与他不在同一个时代,不能抱竹卷追随其牛后,我此行想去武关,借阅传抄那五千言,也许就能有所领悟,管窥上善若水,天人之道。”

    “那江寒就再次祝先生一路顺风,觅得心中大道了。”江寒拱手送行。

    唐举哈哈一笑:“就此别过,望先生早日达成心中大志,给天下带来一个太平盛世。”

    颇有些仙风道骨意味的唐举骑着江寒送给他的骏马,潇洒往群星璀璨的西方而去,江寒只希望,这路盲别再次迷路,又给绕了回来。

    将近黎明时分,六个身上带伤那黑衣暗卫回到了魏候馆舍复命,他们并没有杀掉唐举,被一个蒙面黑衣人所阻碍。

    魏武侯脸色阴沉,不用说,他知道出手的人一定是墨家那些爱管闲事的。

    不过墨家并未杀人,给足了魏国面子,他也不好计较,只能吃了一个闷亏,滥杀贤能,本来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。

    他无奈的摆了摆手:“知道了,下去吧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