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魏武侯右手一伸:“列位,这位是会盟特使,我大魏国的丞相公叔痤,本盟主命公叔痤丞相为会盟大典之掌笔大臣。” 左侧的公叔痤肃然拱手:“公叔痤参见齐候,见过列位大夫。” 礼罢,公叔痤即走向魏武侯主案右前方摆有笔砚、羊皮的长案前入座。 魏武侯左手一伸:“这是我的王弟公子挚,是大魏国的大梁令,本盟主命他为会盟护军。” 西侧大将挺胸拱手:“魏挚参见齐候,见过诸位大臣。” 礼罢,他傲慢冷漠地持剑肃立于魏武侯身后。 “谨遵盟主之令。”帐中众人齐声说道。 魏武侯这才摆了摆手,示意大典可以继续下去。 司礼大臣高声宣诵:“魏齐逢泽会盟,盟主开宗——” 魏武侯轻轻咳嗽一声,气度威严地开口:“魏齐会盟,磋商有年,终归同心。” “会盟之宗旨:罢兵息战,安定天下。” “安定方略之大要有三:其一,两国盟誓,互不为战,齐国尊魏国为盟主国,尊魏称王,若违盟誓,当兴兵讨之。” “其二,议定两国边界,齐国故土廪丘归魏国所有,诸侯小邦的处置归属魏国。” “其三,同恤灾危,备救凶患,由魏齐两国牵头,对医家扁鹊组建“灵鹊”给予赞赏和支持,并决定提供劳役、医药、辎车和在魏、齐两国的无条件保护,并促使天下诸国加入盟约。” “本盟主以为,组建“灵鹊”乃是当务之急,其余事项若有争端,可徐徐图之,不知列位意下如何。” 魏武侯讲完环视全场,并向司礼大臣示意。 司礼大臣高宣:“盟主开鼎,鸣钟!” 钟声悠扬而起。魏武侯伸出铜钩,肃然搬下案上食鼎的鼎盖。 “钟鸣鼎食,礼仪之要,列位请开鼎畅饮。” 随着魏武侯微笑着伸手做请,田午肃然开鼎,热气腾出,缭绕帐中。 两国的大臣这才一同开鼎,每座后的侍女跪行座侧,用小铜勺将鼎中红亮的方肉盛到铜盘中。 “列位,鼎中佳味乃逢泽鹿肉极品,保长元神。”魏武侯巡视四周微笑道。 江寒把肉送到口中,细嚼了一阵,他没有想到,组建“灵鹊”的事,在魏国竟然推行的如此顺利。 当然,这其中少不了公叔痤这个儒家门生的功劳,为了说服魏武侯,他可是费尽了口舌。 魏武侯这个天下最好战的君主,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声名,听说此举能够名垂青史,他才勉强答应了下来。 其实所谓灵鹊,也是江寒借鉴了后世红十字会的一个创举,毕竟在邻国遭遇疫病灾荒时,向其伸出援助之手原本就是春秋时诸夏邦国的一项优良传统。 江寒觉得,若是能将这种传统发扬光大,在政府管不到的地方,多出一个民间的跨国际医疗救助组织,或许能减少很多战争时期的平民伤亡和灾荒疫病。 先秦的诸侯林立,医者行走各国具备这个条件。 毕竟喊着:”止战,非攻,兼爱“口号的墨家学派,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。 这本就是春秋战国时的出色政治家们弭兵时提倡的东西,所以被江寒加以改造后,也不显得突兀。 秦越人有一颗医者的仁心,在医学方面更是颇有天赋,江寒对他充满了信心。 而松散的医家学派开始凝结定型,灵鹊,或许也是医家的肇始吧。 后世医家并不显赫,仅有扁鹊和仓公数人名列列传,医书也不被看做诸子书之一,反倒和种树、卜筮、农稼放在一块。 江寒也曾经为医家惋惜过,悬壶济世的一个学派,怎能不位列百家之一?江寒可没想过要墨家独尊,但凡对文明有利的,能扶持则扶持。 正在江寒思绪飘飞的时候,田午举杯矜持地说道。 “大魏国于天下举足轻重,尚且没有称王,楚国,荆襄大地山地部族自立为国的南蛮而已,礼仪不修,逾越称王,魏候当举义兵讨之,我齐国定当相随。” 田午这番话简直是说到了魏武侯的心坎里,魏武侯最腻烦这个楚国了,一个南方蛮夷,总想着插手中原事务,还自诩为楚王,让人恨得牙根痒痒。 公叔痤看到魏武侯的神情,暗道不好,连忙咳嗽了两声,小声提醒道:“君上,廪丘…” 魏武侯虽然看楚国不爽,但自吴起变法之后,楚国的实力增强了不止一个台阶,让他也不敢轻动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