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二章:魏齐会盟-《大秦:开局成为墨家钜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魏氏历经百余年流血争夺,才和韩赵两族共同瓜分了晋国,其后又变法改制,军民一统,如臂使指。

    齐国则不然,田氏主要靠小步新政和上层篡夺杀戮之方式夺得姜齐政权,旧贵族盘根错节势力极大,田氏在齐国执政后又没有彻底变法改制,世族封地的势力依然很大,根基自然不坚实可靠。

    对于这样一个大国,公叔痤提出的策略是“重和轻战,静观待变”,期待齐国出现战国屡见不鲜的“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”的大起大落,到时候一鼓击之,天下可定。

    迎面烟尘大起,一杆紫色大旗迎风飘荡,浩浩荡荡的车队隆隆北来。

    遥遥可见除了领头的三辆车之外,每辆车都是两马驾拉,驭手全是身披重甲的甲士。

    战国时代,便是大国特使,除了骑士护卫,寻常也只有一辆轺车和两辆随车。

    寻常名士周游,能有一车就算是极大的排场了。

    这支车队却有三辆驷马青铜轺车外加十三辆双马快车,气势非凡,绝非寻常卿大夫出行可比。

    为首的青铜轺车上是一个头戴黑玉天平冠,手执金鞘剑,相貌俊朗的青年,不用多说,他正是齐候田午。

    旁边的青铜轺车上,是一个身穿一领极为普通的黑色布袍,头发被墨色玉簪束起的年轻人,江寒作为齐国的客卿,不知道为何也出现在了田午的车队中。

    其后的青铜轺车上肃然端坐的是一个五十多岁须发见白的男子,面目清朗肃穆,三绺长须被风吹起,潇洒凝重气度非凡,是齐国的上大夫田布。

    远远而来的田午却没有公叔痤这样的复杂思绪,他瞭望行辕气势格局,只是在想,齐国何时才能有魏国这般强盛。

    他看着公叔痤身后跟着的几十个文臣武将,可见魏国的人才济济,心中不由得十分羡艳,国有如此多的人才,安能不兴?

    这位年轻君主的过人之处,正在于他全然没有寻常少壮派常有的浅薄狭隘,酷爱人才,大有容人之量。

    公叔痤见齐候车队来近,却早已经遥遥拱手报号,且利落下车,迎上前来躬身作礼道:“齐候驾到,公叔痤有失远迎,多请恕罪。”

    田午也几乎是同时跳下王车,爽朗大笑:“公叔丞相当世英杰,何以如此官话客套,将我田午当做俗人吗?”

    公叔痤哈哈一笑:“齐候请登车,公叔痤送您进行辕歇息。”

    田午转身上车,向公叔痤拱手笑道:“不劳公叔丞相了,田午还想借此机会游览一番逢泽呢,待到魏候驾临,派人知会一声便好。”

    公叔痤只有拱手相送,目送田午一行人进入了齐国的行辕区域,对这种天马行空的君主,过分拘泥只会自讨无趣,不如随其自便来得稳妥。

    他的目光很快从田午身上转移到了车队中的那位黑衣青年身上,对于这个人,公叔痤自然不会陌生。

    他是灵丘之战中的齐国骑将,那队骑兵可是让四国联军都焦头烂额吃尽了苦头,当然,他还有一个更为显赫的身份——墨家钜子。

    难道墨家真的要铁了心帮助齐国了吗?

    直到田午一行人消失在了公叔痤的视野中,他才收回了目光。

    他看看天色,已经是午时已过,未时有半,他知道今日魏候不会来了,于是高声命令道:“仪仗鼓乐收回,全军开饭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夜晚,逢泽变得分外美丽,两座行辕的灯火在浩淼的逢泽水面倒映出一个流光溢彩的灿烂世界。

    逢泽是两条大河滋养的,西北有黄河,东南有济水,中间地带就聚成了苍苍茫茫的逢泽。

    战国时期,独立入海的江、河、淮、济被称为天下四大名水。

    这四大名水,黄河在北,长江在南,中间是济水与淮水。

    北河南江之间,正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带。而逢泽恰恰又在河济之间,西北又紧靠魏国的第二大城,繁华文明的大梁城,是中原腹心地带最具盛名的大湖。

    论水面规模,逢泽远远不及楚国的云梦泽,但论当时的名气与文明内涵,逢泽却是远远高出于云梦泽。

    魏国作为天下第一强国,选择逢泽做魏楚会盟的地点,不仅仅因为逢泽是魏国最好的形胜之地,而且还因为是当时整个中原文明的精华所在。

    魏齐会盟的总帐,设在逢泽北面依山傍水的山腰草地上,地势略高出于齐国的行辕驻地,魏国行辕所在的山地岗哨林立,山腰总帐内灯火通明。

    大帐内没有乐舞和侍卫,魏国的丞相公叔痤和魏国的副使大梁令与齐国客卿江寒、齐国上大夫田布在东西两面相对而坐,南北的两个王座空置。

    大梁是魏国最大的城池,与大河北岸的都城安邑遥遥相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