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事情的认知角度是完全不同的。 就像是一起出门吃小龙虾。 厨师吃,自然会想,这个小龙虾的做法步骤,用了多少料,火候怎么样,有哪里调味料使用的非常棒或者非常垃圾。 会计吃,有时候或许会想.......最近小龙虾突然变贵,或许就是因为养殖产量问题供给小于了需求,影响了供需平衡,产量降低需求不变,那么价格自然上涨...... 而海王吃,可能会想妹子等会儿会不会前后都火辣辣导致自己也火辣辣...... ...... 对于音乐也自然是如此。 若是普通人听音乐,更多的时候是看第一印象。 好不好听,或者音乐的故事与风格自己有没有兴趣。 进一步,一些音乐爱好者们可能会无意识中考虑音乐所讲述的故事,描绘的形象等等。 而音乐家们也不例外。 作为一门非常广阔的学科,音乐分支太多了,而音乐家这个笼统的概念划分之下,更是侧重点不同。 台下的这群音乐家们,对于李文音作品的感知也是完全不同的。 作曲家正在仔细的听辨音乐的层次,分析其中出现的动机,调性的转变,以及配器的运用,强弱与音效的表达。 小提琴弓背击弦达成一种特殊的音效,急促的断奏与强弱划分清晰去表达战争的惨烈,而大量不和谐音符突兀的出现,也能描绘战争的邪恶感,达成一种战争的阴云密布大地的效果。 而后面的乐章,从快到极慢,再从激昂到宁静圣灵,去抒发一种画面的转变。 不少作曲家们开始将李文音表达出来的东西记在心上。 虽然李文音运用出的很多东西,放到音乐家这个层次,都属于老生常谈的东西。 不过....... 老生常谈与精通常用还是两个东西。 如何将理论付诸实践。 如何让实践的能力去进步。 这是作曲家们一定要考虑的事情。 尤其是李文音这一波来的sao操作,用小提琴的弓背部去击打琴弦,制造一种特殊的音色,这样的奇思妙想根本没人想过。 甚至没敢想。 毕竟,对比于用弓子拉出来的声音,单从音量上,这弓背敲奏,可以说就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,五倍.......甚至是十倍之差都很有可能。 而放在整个乐团里,弦乐的“正常”音量本身就是与管乐达成了一个平衡。 如果换成弓背敲击制造的音效....... 换在场的任何一个作曲家,如果没有实际案例,你跟他说可以用这种特殊的演奏方式,他一定会给你一个大b兜,给你幼小的心灵造成严重的伤害。 可本来在众位作曲家看来有些荒唐的事情......居然就这么成了? 虽然弓背敲奏的声音相对来说小的多。 但数量起来后,在整体的音效中,刚好就处于一个若隐若现,能听的很清楚,但又不是很清楚的微妙境地! 这感觉就来了! 主要的声部营造一种笼统的,广视角的整体战争形象画面。 而这种微妙的音效,就仿佛无数士兵们整齐前进的步子,或是身上盔甲与武器偶然间摩擦在一起的声音。 不需要你听的很清楚,甚至你完全可以听不到。 但必须要有!! 在浅层中,这就属于一种“暗示”! 想明白了这一点的拉森,整个脸型都开始变了。 以至于.......后面的曲子更庞大的信息量袭来后,多少显得有点懵b。 身为一名作曲家,对于“音乐心理学”是一定要了解详细透彻的。 就比如...... 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。 在两个放着同样片子的电影院,一边放映正常的电影,而另一边则是在电影中,偶尔的插入一帧冰可乐的图片进行放映。 事后,加入了“冰可乐”的电影院中,可乐的销量明显上涨,很多顾客在看完电影后都觉得口渴,并且对冰可乐进行了消费。 ...... 你根本看不清,甚至没有意识,但只要那时候接收到了整个信息,即使没有记住,没有看清,甚至没有意识到,但大脑却处理过了这个图像,只不过当作无用图像处理掉了。 但留下来的潜意识却是货真价实的能对观众进行影响与暗示。 也就是影响到了阈下意识。 当然,这样的说法难以取证,并且这样的事件听起来也很玄乎....... 可是,潜意识广告却是真实存在,只不过有些方式被列为了非法的广告行为。 而拉森却清晰的意识到,李文音在第一乐章中,运用的这种“弓背敲奏”的方法,与这类心理学知识运用的案例却有很大的相似。 好像是听到了,但好像也没听到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