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承恩公府老太君做寿,李氏带着念兮前去贺寿。 老太君幼女是宫里的淑妃娘娘,入宫二十年来恩宠不衰,陛下爱屋及乌,连日以来赏赐不断。 承恩公府流水席摆了三日。 今天是正日子,京里有些头脸的人家基本都来了。 整个承恩公府张灯结彩,雕梁画栋,车马填门。 可念兮记得,要不了多久,淑妃薨逝,承恩公府也随之落寞。 今日有多煌煌盛大,来日便有多消沉寂寥。 念兮诚心与老太君磕了头,又被承恩公夫人贺氏拉着手夸了好半晌。 李氏笑道,“再别夸她,这孩子被我与她父亲惯的,除了比旁人多读些书,再没什么像样的。” 念兮安静立在一旁。这种时候,她只要保持一个大家闺秀该有的仪态,充当背景板便好。 可居移气,养移体,地位和环境能潜移默化改变人的气质和素养。念兮前世当了十年的裴夫人,那份从容,即便在贵女众多的敬修堂,也是叫人眼前一亮的存在。 贺氏含笑问道,“可及笄了?” 念兮点头,并不拘谨、羞涩,落落大方道,“年初已满十五。” 贺氏笑意愈深,转头对李氏道,“这般品貌,京中儿郎怕是都轻易入不了你眼。” 这话便是试探念兮婚嫁的意思。贺氏的小儿子,正与念兮年岁相当。 前些日子李氏打算要念兮订婚,念兮道,“我年岁还小,哥哥尚未娶妻,我且不用着急。” 李氏不肯,女儿家只有定了终身才算安稳。 念兮只好装可怜,“您成日说等我成了别人家的媳妇,就再不能像如今这样。横竖镇国公尚在北境,不如让女儿再松快松快。” 她的话正合了温远桥和温清珩的心思,除了李氏,全家大力支持。李氏无法,只能亲自去镇国公府与王夫人解释。只说念兮年岁太小,家里人舍不得,等镇国公回京再做计较云云。 王夫人极明事理,且这也在情理之中,当场应下,两家也形成默契。 这会儿贺夫人问询,李氏含蓄道,“她主意比我大,且得听她的意见。” 听话听音,自古婚姻大事,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李氏这般说,那就是念兮已有意中人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