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哈哈哈哈~又跑赢了~好爽! 威信公中号:要离刺荆轲,求关注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这个时候,正好,汲黯带着人,抬着一副巨大的地图,来到了殿中,然后展开。 刘彻立刻对周亚夫等人道:“诸卿,还是先来商量一下,匈奴可能会从何处入侵吧?” 现在,匈奴人连雁门郡都没有打。 而是继续东移,其主力要攻击的地方,其实已经不多了。 无非就是上郡或者上谷至右北平这一带。 而上郡,匈奴人肯定不会去打! 开什么玩笑?十万骑兵,突入上郡……然后吃土? 上郡也不足以让匈奴人花这么大力气和代价来打! 所以,唯一的可能也是上谷郡-右北平这一带。 至于安东,完全不可能! 原因很简单,匈奴人从雁门关外的草原,跋涉几千里,跑去安东? 不是军臣疯了,就是匈奴人自己脑子有问题! 上谷郡到右北平这一带,虽然从地图上看着只是一条狭长弯曲的防线。 但实际上,从右北平到上谷郡,起码有几百公里! 因为右北平大约在后世在天津河北一带,而造阳则应该是在后世的张家口一带,即使有误差,也应该差不到哪里去! 你就算开车,从天津出发,到张家口,也得好几个小时吧! 这还是后世高速公路网络发达的缘故。 至于如今,就算是轻骑,也无法在两三天内,就完成对造襄防线的巡查。 “自造阳至右北平,有多少个烽燧台和屯堡?”刘彻看着地图,对着汲黯问道。 “回禀陛下,根据丞相府的数据来看,自上谷郡直至右北平,总计有烽燧台一百余个,屯堡约三十个……”汲黯答道。 烽燧台和屯堡,就是长城上的眼睛! 汉室的烽燧台上,一般只有一个伍,最多一个队的兵力。 他们把守在长城各处,作为守望远方的鹰眼。 一旦发现敌人踪迹,立刻就会点燃烽燧台,通知身后的守军和城市。 最最重要的是通知广大乡村的百姓——赶紧躲进城市或者进入山林避险! 这很重要! 匈奴人每次入侵,都会大肆杀掠,无恶不作! 有了这些眼睛,就会及时为百姓提供预警,使他们可以迅速逃入城市,受到军队的保护! 或者进入山林,避开匈奴的兵锋! 而这些烽燧台的守军,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,就可以撤退了。 刘彻点点头,接着问道:“上谷到右北平之间,有多少个都尉所?” 都尉所是汉军郡兵的集结地。 在史书上,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某郡东部都尉、西部都尉这样的称呼。 通常来说,一个郡内,至少会有一个都尉所。 而长城沿线的郡,会有多个都尉所。 一般来说,这些都尉所都紧邻长城,扼守险关,治所之内,兵甲齐备,粮水充足。 按照当年晁错设计的边塞防御体系,这些都尉所里,都应该至少储备可供一个月食用的粮食与饮水,并且备齐箭矢、滚石、檑木。 “回禀陛下,自右北平至上谷郡,共有八个都尉治所……它们分别是上谷郡西部都尉及东部都尉、中部都尉……”汲黯在看了一下数据后报告:“从去年上计的情况来看,上谷郡西部都尉治所,兵力不足,渔阳郡南部及北部都尉,皆治兵不力,甲兵不齐,右北平三都尉情况好一些,但士卒的训练量,是一个问题……” 刘彻听了眉头微微一皱。 汉家兵制,是两伍成什,五什为队,两队为司马,五司马为校尉,两校尉为一都尉的部曲仕伍制度。 换句话说,正常情况下,一都尉下辖兵力应该是满编的一千战力。 历史上,武帝的期门军和羽林卫,都是按照这一制度编组的。 但这只是战斗兵源而已! 事实上,军队出征,都会膨胀。 一都尉出征,走到半路,拉起五千以上的兵力,稀松寻常。 至于边塞的都尉治所,在正常情况下,该都尉应该至少拥有千五百人以上的作战兵力(各种别部司马,就是用在这个时候的) 但在现在,汲黯却说,甚至有治所兵力不足? 这立刻就让刘彻满头问号! 第(1/3)页